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第一回黃昏失落感(2)

    自小家裡便是務農,從小對做農務的事,只有逃跑的份,更不用說,會喜歡上種田了。以前小時候,常常搞不懂,為什麼爸爸這麼喜歡下田工作,常常做到沒日沒夜的,明明工作了一整天,小孩子一直盼望著趕快回家,這是一般小朋友都會有的心情,但是大人卻不這麼想,像爸爸他越是黃昏越是喜歡,兩手放在腰背後,慢慢的走在每一塊田的各角落,東看看,西瞧瞧,一下子翻一翻雜草堆,一下子彎下腰,拔一些雜草,一副意猶未盡,享受他的田園樂趣。而我們這些小朋友的心中,只想著爸爸到底要回家了沒。最怕爸爸走到隔壁田和鄰田的阿叔聊天,鄰田的小朋友也期待快回家去,大人都不會考慮到小朋友的心情,只顧著大人世界的感受。
    那時候是多麼期待趕快回家,那時候自己的心情也說不上來,也許是有這樣的期待心思,不知不覺竟然變成一種習慣,只要遇到傍晚夕陽西下,看到天際一片昏紅昏紅的晚霞,心情就會很低落,好似心中有一種不滿足的欠缺。長大後才知道,有一種學術上的理論,那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說人在小的時候,沒有滿足的慾望,長大之後,就會有一種失落感,嚴重一點會有失衡的現象,像人格異常,或稱為人格不健全,所有不健康的心理疾病,會在長大後顯現出來,人要活得健康,實在很不容易。
    我以為我是很幸運的人了,有媽媽慈愛的保護,童年也過得很有孩子該有的生活階段,只是呢?農村的小孩子難免會有超越自己年齡的負擔,去承擔家庭的工作,而我的遺憾應該是年輕時,分到家裡的田地,由於小時候對於務農不感興趣,以至於到後來擁有土地,卻不會耕作。種田不只是將作物栽種在泥土裡就好了,什麼時候種什麼作物,什麼季節生產什麼果實,果樹的照顧和蔬菜及其他作物的栽培,那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所以在鄉下會栽種作物的農人,一般都是國小的老師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