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三十坪菜園—天天吃豪華西餐牛排一樣高檔的蔬菜水果之一

我年輕的時候,在一家法式西餐當調酒員,那時候我們煮的咖啡都是用義大利進口的煮咖啡機,說實在的,當時我用這種機器煮出來的咖啡,連我自己都不想喝,但是呢!我們餐廳的客人,每天吃早餐的時候,還是很多外國人進來用餐,您們知道嗎?吃法式西餐可不便宜,早餐一客少說也要二百五十元以上,還要加一成的服務費,那一客的早餐,就兩片土司抹起司,加一顆煎蛋,培根一片或是奶油,餐後就來一杯難吃得要死的熱咖啡加糖牛奶,這是民國六十八年的消費,而我的薪水在那裡上班一個月才六千八百元,一天才兩百多一點,我們餐廳中午及晚上的牛排一客上千塊錢的,如果是點一客頂級的神戶牛排,那可能吃一客就要花兩到三千元。
這樣的消費在當時是很少看到本國人,進來我們店消費的,大部分都是外國人比較多,而我們餐廳裡的員工,早班的五六點就得在台北市的小巷弄,草草的吃一餐台式的豆漿奶茶,加燒餅油條或是一顆饅頭。
一大早,就花掉我們一天工資的十分之一或是九分之二三了,我們餐廳的落地窗很大,每天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潮,從我們店門前的走道經過,人來人往,有些上班的台灣小姐或是先生,總是眼帶羨慕的看著我們店裡消費的外國人,那時候台灣正在經濟起飛,每一家的咖啡店西餐廳,一到晚上,常常客滿,我們這些在飯店或是西餐廳上班的人,大部分薪水一領到,也都跑去別家西餐廳或是港式飲茶台式清粥小菜川菜館浙江菜餐廳消費光了,我們平日服務那些高檔的客人,看人家那麼優雅,每天都來吃西餐牛排,我們為了平衡自己,自然的身上有了一點錢,也就不吝惜自己,看哪一家西餐廳裝潢的富麗堂皇,我們一夥人呼朋引伴就去消費了。
比起同樣是鄉下小孩,有的去台北就待在工廠裡工作,他們上班的環境和我們工作的地方,不管是人或事物,工作性質及屋裡的環境,差別實在太大了。工廠裡每天面對著吵雜的機器聲,人與人相處簡直就是老粗對老粗,主管或是小老板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真讓人受不了。
所以北上在台北找工作的人,如果遇到兩光的廠長或是老板,那工作起來常常是很不穩定,沒保障的,所以在當時,如果有人能進入王永慶的企業工廠上班,大多數一待下來,就不肯走了。因為在那裡工作有保障可以做到退休,外面的工廠就沒有那麼好了。
相對地,我們雖然是在台北市的都會區上班工作,不是待在吵雜的工廠聽機器聲,我們是面對著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都會男男女女,這些的都會男男女女賺到了錢,只想趕時髦,看現在流行什麼,就追著流行的潮流去消費。

最多的是看電影,買服飾,吃西餐,逛百貨,進大飯店吃一餐那更是派頭。男的要西裝筆挺,女的要迷你裙,越短越好,最好像鄧麗君一樣,短到屁股見人了,還是那麼天真可愛迷人,那時候的都會男女,不要說玩瘋了,能夠上迪斯可舞廳,那簡直就是時髦男時髦女了,那時候大飯店才有迪斯可可跳熱門舞,外面是禁止跳舞的,警察在當時可捉得緊呢!不只捉私底下跳舞的,還捉我們這種留長髮的時髦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