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20171202-1找了四年的鳳梨苗(一)


我對於現今的農業,實在感到非常非常的寒心,可能我只是生活在台灣這個小島上,所見識的界限比較狹隘,如果有機會讓我到歐美的國家或是東北亞、非洲、澳洲、紐西蘭去走走的話,我想我的觀念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的悲觀。如果全世界的農業都和台灣一樣,那我想這個世界慘了,真的沒救了。

我不是瞧不起台灣,而是台灣的農業搞到這種地步,實在很難讓人服氣,怎麼說呢?因為台灣人實在過得太辛苦了,整個大環境只是逼著人們去賺錢養家活口,根本談不上有什麼休閒娛樂的活動,真正的休閒活動絕對不是走馬看花、霧裡找馬,這就是目前台灣人的生活品質的現況,從台北到高雄、屏東繞了一圈,台東、花蓮、宜蘭、基隆回到台北市,您有看到一處真正的休閒娛樂場所嗎?什麼叫做休閒娛樂場所?我覺得台北、台中、高雄這三個都會區,如果各有一處離都市不遠的地方,有一座三千至五千公頃的森林生態休閒自然的農場,這個農場的森林有各種的設施,不管是公園或是遊樂場所,沼澤生態溼地農場經營管理,甚至與林間步道,最重要的是這五千公頃的森林裡,要有一千公頃的小農地的規劃,不管是三十坪的菜園,或是五十坪的農地,就是要讓我們台灣目前的現在的人,可以體驗到農作物的生長情形,而這個森林生態自然農耕的體驗,是要教育所有的人,來認識農業的實作了解。

為什麼說台灣北中南必須要有這麼一座廣大的森林農場呢?因為台灣的農業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了,不管是現在的農民也好,或是土地操作的投資客也好,現在真正從事農業的人,大部份都是小農,這些小農的土地大不了三、五分地,要有一、兩甲地的農夫,是越來越少了,因為土地的分割是由父傳子一代一代的繼承分割下去之後,根本看不到有什麼農地,可以讓真正想從事農業的人來耕作,而有錢人擁有的土地,就不是一甲、兩甲而已。

這些大地主擁有土地,是不看好耕作來賺錢的,他們是在養地等待增值,翻倍的賺,如果要靠從事農業生產來賺錢,是少數人可以得利而已,而這些少數的人,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的技巧,就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期待的友善農業自然耕作的條件了。

農業的問題,我來說說最近我在高雄市某個地區和農民交談的經驗給您們聽,我向一位老農夫買鳳梨苗,他的土地有一處是二分半地,不是他的,是他的親家租給他種鳳梨,今年他的親家就要收回去自己種田了,所以他的鳳梨苗就必須趕快處理掉,而我這個半農作家正好在找鳳梨苗,您們知道嗎?我找鳳梨苗,可找了四年,今年才讓我找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