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三十坪菜園—苦口婆心就是要您吃得健康

您們知道我要推動純天然的堆肥來做為菜園的肥料來源,這項事情看起來看似簡單,但是要推動的確是很困難,我自己是屏東縣長治鄉繁昌村,在那裡出生的鄉下小孩。
我們小時候要撿牛糞豬糞來做為堆肥的材料,而跟我同一輩的同學,他們大部分也都留在村子裡種田,照理說,我寫了這麼多的文章,我們屏東的種田人應該會來響應才對。
但是我在谷歌發表文章的讀者群,以及在雲端書庫借閱電子書的讀者群,卻很少看到屏東縣雲林縣台東花蓮,這些農業縣幾乎沒有人進來,看我這種推廣天然堆肥的文章。您們想這項推廣的理念有多困難。難道推廣這種純天然的堆肥,我會得利嗎?
我根本沒有想到要在這裡得利,真的要得利,要像業務員一樣,挨家挨戶的去推廣我的著作,至少我紙本書也出了十五六本了。我可以像馬克吐溫一樣,拿著自己的著作,到大街小巷每個鄉鎮市去推銷自己的書,以我的特質這麼喜歡接觸人,跟人家很容易見面就熟,要推銷自己的書,不會很困難。
我年輕的時候,在一家北歐的大公司,賣他們的電器產品,也是挨家挨戶去推銷,您知道一台吸塵器要三萬多,那是三十幾年前,我還是可以賣得嚇嚇叫,怎麼可能一套書才一千八,我會推銷不出去呢?
我現在在幫人家送便當,每次去便當店,都會有一、兩個小時發那家便當店的廣告。通常我九點出去發,十點半回來,天哪!便當的單子多到嚇死人,吃便當,每個人都需要,所以發這種海報只要當著那家的會計或是老闆,告訴他們換個口味試試看!就這句話,就很容易讓他們來訂便當了。
而我在想,我們台灣的農業這麼需要這種天然堆肥的材料,來改善農田的農作物,更豐收,更好種。種出來也更有營養,讓人家吃了之後,這些蔬菜水果真的很幼嫩,菜香甘醇美味,這是確實可以做到。
但是就連我自己的兄弟姊妹或是他們的子女,我想要對他們推廣這種純天然的堆肥方法來種出他們的蔬菜水果,他們也只是笑一笑,點點頭,他們來我的田,看我用天然的堆肥方法種出的蔬菜水果,很好吃,很甜,也很幼嫩又美味。
但是他們沒辦法接受我這種方法,因為他們背農業桶背慣了。去農會買化肥很簡單的載到田裡,一包一包的,施肥既容易又輕便。這樣也能種出蔬菜水果,反正嘛!能種出來就好,便宜的賣也無所謂,反正能過日子餓不死人。
只要有收入就好,一分地一甲地隨便種都可以過日子,所以這麼認真要用天然堆肥改善農業的蔬菜水果,就不是他們最想要考慮的。管他好不好吃,能賣掉就算了,所以我們住在都市的人,就這樣在超市在菜市場,天天採買到的一堆蔬菜,硬的像在啃草一樣。
許多吃便當的人,都只是餬口,不好吃也得吃,反正就吃這麼一餐嘛!就是這種文化,沒有辦法認真要求自己的飲食,應該要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才會去吃。
所以現在的人文明病太多了,您們知道現在許多鄉下的小孩會長一些腫瘤,還有些肝硬化,這些毛病是化學農藥,還有我們種的蔬菜水果,它們本身長期被農人用農藥化肥餵養長大,所以種的人身體不健康,吃的人身體也一樣,身體不健康。
我在想我在推廣這種理念,能夠像發便當海報一樣,那麼容易讓人接受,每個人都愛看文章,愛逛書店,愛買書,愛看書,這樣子要改變農業的大環境,才有辦法推廣。
因為吃便當的人,跟種田的人都很愛閱讀,他們的層次會提昇,也會思考很多生活品質的問題,對吃就不會隨便吃一吃就好了,他知道應該要怎麼吃更好,更營養,對自己身體更有益的食材,消費者懂得選擇農業的蔬菜水果,農人就會努力地種菜,但是現在世界普遍都是廉價物品,超市便利商店百貨公司賣的都是化學製品,人們已經吃這些化學製品已經習慣了,要我這半農作家來推廣純天然的堆肥方法,種出純天然的蔬菜水果,我真的是自不量力,拿一根竹竿要撐起一片天。
這就是我自耕自食享受到這麼好的結果,我有這個能力種出我可以自己吃的好東西,卻無能力推廣,所以這佛教講的,我的福德因緣還不俱足。我只能慢慢培福,我希望今年能夠種出一兩萬棵鳳梨,如果豐收的話,我願意給佛光山的人間福報所有工作人員及師父,吃到這些鳳梨,還有國家圖書館所有的工作人員,最至少我發願五百、一千粒,贈送給他們。還有就是跟我很有因緣的師父們,我希望能夠供養一千粒純天然的鳳梨。所以希望我今年的鳳梨能夠種出成功的結果。
一年半以後採收,至於推廣這種純天然的種植方法,有沒有很多人要來接受和跟進,那就不是我能做主的了。我希望種田的年輕人,您們看到我這種文章,希望您們用姑且一試的心態,聽我的建議,就去載個茶豆渣到田裡堆肥,試試看吧!一定會給您很滿意的結果。
而我還有更多的方法,會在文章中慢慢寫出來,要陳述整個農業願景不是那麼容易的,我還有許多方法會去嘗試,找大企業家或是有緣人,一起來種植森林沼澤活水潭生態天然堆肥自然農法,只要有一位願意做,我的努力就值得了。
所以現在我只是討生活過日子,至於能不能發財就不是我所想的,這是我的真心話。
農業請大家一起來關心,用天然純天然,真的可以很天然種得出來。
好吃又營養,吃了身體真的會很健康。
有緣人,用心人,期待您們早日出現,吳睿保祝福您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