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半農作家吳睿保又一新作,<逃農三十載>系列電子書即將出版!
<逃農三十載>系列電子書自序
我記得三十幾年前,我看過一篇文章,寫德國有一個小鎮,那個小鎮裡,有一位看起來不礙事的老頭子,天天在那裡敲敲打打,許多人認為這個老頭子在那裡敲敲打打,好像也無害,所以就沒有人理他。
但是有一天,這個老頭子發表了一篇震撼全世界古生物界的文章,他在那個小鎮發現了幾億年前古生物的化石,而這種古生物的化石,是目前全世界只有他有這份的研究報告,那是他費了多少年的功夫,才得到世界各學術界的肯定,這份得來不易的榮耀,他也只是淡淡的說,這沒什麼,我只是喜歡這項工作而已。
如今我這個老頭子,竟然也和那位老頭子一樣,喜歡從事這項別人看起來無害,卻能撼動全世界的農業革命性的變動,也許這一天很快到來,也許我還需要寫更多的文章。
小時候和媽媽蹲在番石榴園裡拔草,以前做農事,什麼事情都是靠人工來做,那時候採收地瓜,只要把泥土挖開來,裡面蚯蚓就一大堆,又長又粗的捲曲成一團。
以前有蚯蚓的農田,就有許多的青蛙在田裡蹦蹦跳跳,而果樹上不時可以看到綠繡眼築巢生蛋,孵育下一代。各種鳥類滿園子吱吱叫,老鼠偷吃甘蔗,有幾條蛇在荒草裡爬,這種生態現在的農田,可看不到了。水溝裡沒有魚蛙,到處都是工廠養豬戶排放廢水,空氣中充滿了農藥味,每一樣農作物看起來都沒有生命力,高麗菜不甜不香不脆,也就算了。任何的農作物吃起來都像在啃塑膠一樣,這樣的農產品在目前的時代,要改變得更好,我相信是很困難的。
我從事過很多的工作,也做過許多的行業,但是從來就沒有像我現在這個階段,從事森林生態天然堆肥自然農耕的工作,這麼狂熱執著熱情,而且持續十幾年,仍然願意繼續為這項農業做革命性的推廣,像我這種人看起來好傻,但是懂的人就知道箇中的道理,就因為這種原因,少人能懂,做起推廣的事,就比較困難來感動這個世界的人。
今天《逃農三十載》系列電子書出版了,在台灣雲端書庫及谷歌、飽讀電子書店,亞馬遜各網站上架,自己是為序,寫了一篇與讀者分享。
作者 吳睿保 2018.4.20